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汉族,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 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

钱学森于1934年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5年由第七届庚子赔款公费赴美进修; 1936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 师从西奥多·冯·卡门;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之后留下任教; 1945年被派赴德调查纳粹德国火箭科技;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以朝鲜战争空战中被俘的多名美军飞行员交换回中国; 1956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57年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同年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8年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并出任首届主任,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 1986年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86年至1998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老诞辰111周年 | 钱学森的西方取经之旅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森

编者言:

钱学森若待在美国,他的人生或许会少去很多坎坷吧,但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绝不后悔!

钱学森出生于中国内忧外患、被人宰割的时代。为了挽救危亡中的祖国,他先是赴美留学求取知识,等到归国的时候,却被美国强行扣留,而面对美方屡次对其施加的财富与权利的诱惑他始终不为所动,并终于回到祖国,立下赫赫功勋。

如今处于钱学森诞生后111年后的我们,也需要通过他苦难的西方取经之旅,他极具现实意义的“钱学森学说”,学到他的精神和超前的战略思想。

钱学森诞辰111周年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经提起,人们就会自动联想到导弹、航天、人造卫星,想到“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说,中国需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图片

钱学森

他的一封信,在23年前就激励我国量子计算机问世。他的存在,让美国人忌惮,让中国人挺直腰杆子。美国人曾形容他,“一个人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坚信“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也能搞”

图片

他,就是享誉全球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12月11日,是钱老诞辰111周年的纪念日。今天让我们回顾这位英雄的伟大事迹,了解他心系祖国、为国奉献的一生!

踏上艰难的西行路

在钱学森的一生里,有太多别样的高光时刻,沉浸在岁月的光影里,直至如今,仍然让人印象深刻。

图片

钱学森启程赴美留学时在邮轮上的留影1911年,钱学森出生于上海。18岁,钱学森成功考入了国立交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常年平均分超过90分……毕业后他考取了“庚子赔款奖学金”中的留学生名额。

图片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的钱学森24岁,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年后便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极为重视的得意门生,先后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图片

在美国时期的钱学森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大学期间,还参加了“火箭俱乐部”,是5位创始人之一。他还获准可以出入美国国防部办公场所——五角大楼,美国最高军事科技机密对他敞开。他的研究重心也因此从航空转向了火箭,走上了成为一代火箭专家的巅峰之路。

图片

钱学森年轻时授课照片1946年,仅35岁的钱学森,就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他的智慧和才华被美国人认为“不管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彼时的钱学森可谓功成名就:在世界军事科技最领先的国家,他成长为最顶尖的军事科学家。他完全有资格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图片

钱学森(左三)与同事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丹尼尔和佛罗伦萨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办公楼前的合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钱学森作为中国人,深知刚刚建国的故土需要火箭和导弹来保卫——他想回国。然而他的回国之路一番波折。

白岩松脱离记者的人生意义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白岩松脱离记者的人生意义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白岩松脱离记者的人生意义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不愿成佛只想传法

为了回国,他先后辞去在美国的一切职务,然而联邦调查局却以涉及美国机密文件为由,扣押了他的行李,随后钱学森被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非法拘留。被保释出狱后,钱学森开始长达5年的软禁生涯。

图片

1950年,钱学森蒋英夫妇决定回到新中国。同年8月,爱人蒋英目睹钱学森被美国政府的车带走,蒋英回忆,探照灯24小时对准他,不让他休息,在被关押的15天内,钱学森暴瘦15公斤,她将钱学森接回家中后,发现他一言不发,已经失声了。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面对质询,钱学森依然掷地有声地回答:“我必将效忠中国人民!”

图片

钱学森被美国软禁期间写给北京的“求援信”后来,钱学森用香烟纸辗转向祖国发出求助信,在祖国的交涉下,他才得以脱身。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1955年10月,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图片

1955年,钱学森一家乘"克莱夫兰总统号"轮船回国

1956年,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北京成立,钱学森担任院长。1960年11月,我国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试验成功;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白岩松脱离记者的人生意义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白岩松脱离记者的人生意义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白岩松脱离记者的人生意义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

钱学森的11条精神与品质

在钱学森诞辰111年之际,超创者也整理了11条钱学森老先生的超创者精神与品质。

钱学森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型科学家,他的思想有深度、有远见、成体系,远远超出了他所处的时代,可称为“钱学森学说”。而他诞生于20世纪的“钱学森学说”在21世纪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不断深入研究、探索。

第一条:崇高的爱国信仰精神

中国,是钱学森心中永恒的牵挂。科学可以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钱学森无时无刻不把祖国放在第一位。

钱学森这一生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赤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曾说过:“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报国寸心坚似铁”,陆游的这句诗可谓是钱学森的真实写照。爱国、报国的精神传承了几千年,在钱学森的身上得到了升华,成为他永恒的信仰。

图片

第二条:保持宽阔的科学历史观精神

钱学森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第一章结尾处写道:“我们千万年来在地球表面的活动,从地球表面来研究自然,创造了进入星际空间的条件;那么即将到来的星际航行时代,人在太阳系中的研究自然,一定会给科学技术带来一个全新的境界,使科学技术达到以前不能达到的水平,使宇宙航行能够变为现实,因此星际航行会给宇宙航行开辟道路!”

钱学森60年前的预见,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

图片

第三条:为理想不断转变赛道,坚持奋斗的精神

钱学森通过人生五次选择,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中学毕业,他选择报考以工科见长的交通大学,立志实业救国;

大学阶段,他亲历国家屈辱和民族苦难,毅然转向航空工程,矢志航空救国;

留美期间,他深感振兴祖国航空工业现实需要,从航空工程转向航空理论研究,成为空气动力学与应用力学领域的世界著名科学家;

回国以后,他舍弃个人专业兴趣,服从国家需要,投身“两弹一星”工程,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到了晚年,他退出国防科研一线领导岗位,回归学术研究,构建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这一人类全部知识的宏伟大厦。钱学森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且任何位置都发挥奇效,为祖国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图片

第四条: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钱学森组织协同攻关,在中国航天创建过程中,钱学森一直强调协同攻关、总体设计,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之中,做到了身体力行、创新发展。

早在1958年,钱学森就开始思考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发展。

1965年1月8日,钱学森向中央提交报告,建议国家开始研究人造卫星,他根据中国国情,明确提出卫星发展“三步走”战略。

1970年4月24日,钱学森牵头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任务,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1975年11月26日至29日,钱学森指挥下,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8日,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至此,钱学森提出的人造卫星“三步走”战略全部实现。在钱学森的带领下,广大航天科技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铸就了伟大的航天精神,成为中国航天事业成功的基石。若没有渊博的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和强大的协同能力,必然无法有如此广阔深远的见解,可见钱老在此下的功夫。

图片

第五条: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艰苦的条件并未使钱学森灰心,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他说:“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们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回国后的钱学森舍弃了在国外从事的研究方向,这件事对于任何一个研究者都是困难的,但钱学森无私奉献精神的根基使得此事被平稳过渡了。祖国国防事业需要他,他便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攻克技术难关、培养科技人才、建立航空工业体系上。

最终,钱学森领导的中国航天事业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辉煌成绩,各种荣誉纷至沓来。而此时,他却说:“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人民。”

努力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奉献社会、回报祖国,忘我奉献却又不求回报,他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全心全意为国为民奉献的精神。

图片

第六条:勇于探索,开创科学技术未知领域的精神

钱学森是我国“物理力学”和“工程控制论”的奠基人,他对近代以来科技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总结,还创造性地将科技思想方法推广应用到其他领域。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钱学森便开始筹划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他悉心指导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培养造就了一支航天医学科技人才队伍,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基础。

他以敢为人先、敢立潮头、敢于超越的勇气,探索科学新领域,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开创与发展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思维科学等诸多新兴学科,增强了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自信和科学自信,提高了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权与学术影响力。

图片

第七条:善于攻关,不断攻克国防科研难关的品质

在主持中国航天技术研发过程中,他创造性地将技术科学思想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确立结合航天和国防建设需要开展科研的指导原则,突破了大量的关键技术,为许多重大航天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1955年,钱学森辗转回到祖国,国家的需要使得他做出了人生的第四次选择——从学术理论研究转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设。这是钱学森撰写的《导弹概论》手稿,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之作。

钱学森善于攻坚,不断攻克国防科研难关。在主持中国航天关键技术攻关和型号研制的过程中,他创造性地将技术科学思想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确立结合航天和国防建设需要开展科研的指导原则,突破了大量关键技术,为许多重大航天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我国导弹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图片

第八条:敢于突破,构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精神

晚年,钱学森运用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广泛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出综合集成方法,构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为祖国科技事业呕心沥血。

1970年4月24日,钱学森牵头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同年5月1日,钱学森同志与参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工程研制的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城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钱学森敢于突破,构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他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运用博大精深的系统论思想,广泛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构建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图片

第九条: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真务实精神

在科研试验期间,钱学森深入试验场,往往一走便是几个月,手边的工作日记详细地记录着每次试验的情况。他不断进行数据的精确,力求把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确保万无一失。

在学术上,他从不满足于纸上理论的完美,一定要经过科学实验或数理运算证实之后才满意。

钱学森的学风深深地影响了几代航天人,只有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才能保证卫星和火箭准确无误的发射。

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钱学森对待学术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每位科技工作者学习。

图片

第十条: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钱学森那个年代,国内很穷美国很富,人才削尖了脑袋往外挤,但钱学森却哪怕遇到了美国方对他的人才留下邀请和暴力威胁,仍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投身国防科技事业。

钱学森说:“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不管你是谁,你有多大的能耐,请一定要记住你是哪个国家的人,做人最不能忘本。这句话,钱学森用一辈子去做好了,让中国人活得有尊严,有话语权,能挺直腰板跟其他有原子弹的国家叫板,在那个年代,无疑是钱的功劳最大。

钱学森一生不谋权位,对“官”不在意;不图功名,对“名”不在意;不求富贵,对“钱”不在意。他对事业极为热爱,对工作极为投入,诠释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了崇高的大师风范。

图片

第十一条: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钱学森重才育才,致力航天人才队伍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才成为最稀缺的资源,这在代表科学技术最高水平的国防航空工业领域尤为突出。钱学森以渊博学识和师表情怀,通过亲自为大学生和青年科技人员讲授“导弹概论”“星际航行概论”课程,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办力学研究班,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导弹航天和力学专业人才。

他慧眼识才,力荐科技新秀勇挑大梁。他深切关怀青年人成长,不但善于发现人才,而且积极举荐有成为领军潜质的科技新秀勇担航天重任。他大力提携专家型帅才,着力培养领导型将才,包括孙家栋、王永志在内一大批堪当重任的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中国航天事业由此薪火相传,形成了一支年轻化、梯队化、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图片

结尾

钱先生曾坦言:“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对我最高的奖赏。”当仰望夜空我们发现,他一直都在星河之路上,一代代中国航天人一往无前,夜空正因他们而璀璨。

111年前的今天,1911年12月11日是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诞辰。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发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钱学森教授教我做人做事

钱学森教授教我做人做事

世界大健康运动联盟主席 郭周礼

三十而立,这句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无不在告诫一代代青年人,应当珍惜青春,不负韶华,立志向未来,在三十岁这个年龄段上,筑牢立身之基,做好立业之事,走正立家之路,为人生奠基,让终身受益。

回首往事,我和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在三十岁这个年龄段上,曾经梦想过,憧憬过,想干一番事业,盼望青春出釆,也曾经迷茫过,彷徨过,对怎样才能立得起,立得稳,立得牢,走正路而少走弯路,存在着不少疑惑,不知道路在何方。

在我32岁的那一年,天降幸运和幸福于我,我有幸采访了深受国人爱戴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亲耳聆听了他的教诲,使我在顿悟中坚定地走上了为人体科学事业服务的道路。近四十年来,我牢记钱老的教导,凭着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了一点服务民众健康养生的事情。我永远忘不了,是钱老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事,让我没有虚度宝贵的青春时光。

1984年9月份,陕西省批准出版发行《气功与体育》杂志,身为社长和总编的我,拿到批文时,得知全国医学气功会议10月份在无锡召开,国内许多著名医学气功专家出席会议。我如获至宝,立即报名,通宵拟定出了采访约稿计划。在这次会议上,我釆访了国内许多著名功法传人和武术大家,拜访了几位名老中医,不仅预约到了不少稿件,而且结交了许多气功和武术界朋友,与大家建立了密切联系。

满载而归后,我又拟定了新的采访计划,打定主意专程到北京向国家体委主汇报,寻求帮助和支持。我来到中国体育报社,拜访了左林总编,汇报了自己的设想和打算。这位早在延安时期就从事党的宣传工作的老前辈,对我非常支持,介绍我立即向主管宣传工作的国家体委徐才副主任作汇报。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国家体委李梦华主任、我国经济学泰斗薛暮桥先生等先后听取了我的汇报。著名气功大师赵金香老师热情有加,主动打电话与国防科工委办公室联系,钱学森教授在百忙之中愉快答应接受我的采访。

12月22日上午,冬阳里的北京暖意融融。10时整,我按约定时间来到国防科工委办公大楼,钱老秘书凃元季高工已经等候在门口多时了。走进办公室,钱老微笑着起身,与大家一一握手问好。看到钱老非常和蔼,非常热情和客气,连一点点大科学家的架子都没有,我原本紧张的心情立刻放松了下来。我向钱老出示了陕西省关于创办气功与体育杂志的批复,简要汇报了办刊指导原则、宣传重点、主要特色,回答了钱老关于西安地区群众开展健身练功情况的提问等。

钱老一边听我的汇报,一边翻看最新出版的气功与体育杂志。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社会上有人利用清除精神污染打压气功的严峻形势下,自己眼前这个30出头的年轻人,这么热心,这么用劲,竟敢创办气功杂志,进而还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规划。钱老微锁着的眉头舒展开了,轻声对我说:“今后气功发展的希望在西北”。多年后,生活中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证明了钱老的预言和希望是多么千真万确啊!

钱老面带欣慰地说完这句话,拿起电话,对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震寰将军说,你也过来听听吧。当着大科学家和大领导的面,我边汇报边聆听教诲。钱老对我说,你的选择是正确的,要把气功与体育杂志办成普及性、学术性、科学性刊物。气功是打开人体生命科学的一把钥匙,如果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整个人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钱老不仅鼓励我多为民众健身事业做事情,而且教导我如何做人做事。原先约定十分钟的采访,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2013年,纪念人体科学工作组成立三十周年,郭周礼秘书

上图左:1984年12月22日,钱学森教授、张振寰主任接见《气功与体育》杂志社社长郭周礼。

上图右:2013年,纪念人体科学工作组成立三十周年,郭周礼秘书长和钱学森秘书涂元季将军合影。

时针指向了12点40分,凃元季秘书提醒钱老和张震寰将军,已经超过了午饭时间。钱老亲切的对我说,今后你有什么事,就和凃秘书直接联系。凃元季秘书也是著名专家,担任国防科工委高级工程师。

这时,钱老提议,一起照个相吧。镁光灯闪烁的瞬间,留下了钱老和张震寰将军接见我的珍贵照片,这张照片成了我回味无穷的幸福记忆。

八十年代初,中央批准成立人体科学工作组,指导国家人体科学工作,九十年代初,我有幸成为人体科学工作组联络员,先后几次陪同工作组领导到国防科工委向钱老汇报工作,每次聆听了他的精辟论述和谆谆教导,我深受教育启发,对我做人做事教益非常大。

钱老应邀接受我的采访,是我办报办刊的终身荣耀;钱老对人体科学的精辟论述,成为我创办气功与体育杂志和国际气功报的基本遵循和主心骨;钱老对我的谆谆教导和关怀鼓励,是对我在三十岁这个年龄段上如何立、立什么一两拨千斤的指引,影响了我一生,改变了我一生。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学最好的钱老,做最好的自己,牢记钱老的教导,不辜负钱老的关怀和期望,在推动全民健身和气功国际化事业中出一份力。

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春雨里,国家体委和陕西省政府给了我很大支持和帮助。在油印小册子气功天地的基础上,我创办了气功与体育杂志、国际气功报和武林画报,开办了西安气功培训学院,创办成立了陕西省气功科学研究会、中国体育气功研究会、国际气功科学联合会。

国际气功科学联合会总部迁到香港后,我创办了香港日报,架起了两岸三地的桥梁,对推动全民健身,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大健康事业发展起到了鼓与呼作用。

新世纪初,在伍绍祖和冯理达等老一辈的支持和扶植下,我在香港申请成立了世界大健康运动联盟的前身-—国际健康健美长寿学研究会,会员遍及五大洲47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在泰国曼谷、北京、上海、济南、澳门、韩国大邱、莫斯科、日本神户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了十一届世界大健康论坛博览会。

为顺应大健康事业发展大势,我将更健康、更快乐、更高寿、更团结理念外化于形,大胆创立了世界大健康运动发展新模式,将世界大健康论坛拓展延伸,増容为世界大健康论坛、世界大健康产业博览会、世界大健康运动会三个板块,受到主办国政府和民众的支持欢迎,发挥了国际社团组织在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中的桥梁作用。2022年4月,第十二届世界大健康论坛博览会暨第三届世界大健康运动会将在澳门举行。

2009年10月31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国际健康健美长寿论坛博览会上,传来钱老逝世的噩耗,在伍绍祖主任的提议和主持下,与会的24个国家地区的5000名代表为钱老默哀,缅怀他为人体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会议刚刚结束,我和伍绍祖主任乘当晚飞机立即赶回北京,参加了钱老的追悼会。

“今后气功发展的希望在西北。”做人要做服务民众的人,做事要做有益社会的事。四十年过去了,钱老对我说的每一句话,时时回响在耳畔,成为我励志的动力,成为我打开心结的一把钥匙,成为我鞭策自己的格言。

王师北进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钱老逝世12周年之际,我要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他生前念念不忘的人体科学事业,正在以建设健康中国,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这一新世纪新时代的中国方案,引领人类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让我矛塞洞开,堤湖灌顶,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尽管平平淡淡却一步一个脚印,走得从容,走得坚实。

施恩于他人是最美好的品德,受恩于他人是好大的福气

感谢上天赐予我这么美好的一段相遇,无论如何,你都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

生命中有了你,感觉很精彩;回忆中有了你,感觉很温馨;旅途中有了你,感觉骄傲;失落中有了你,感觉坚毅;沉默中有了你,感觉灿烂;一生中有了你,无怨无悔。

生命的旅途中有了这段相遇。

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 百十件展项回顾人民科学家辉煌人生

央广网上海12月7日消息(记者唐奇云)“大家起先以为这是钱老的高中数学作业。后来经过一些研究发现啊,这本作业是在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再一翻钱老的课表,发现对应的是大二《应用力学》这门课的内容,这时我们才确认,这是钱老大学二年级的作业本。”

除此之外,钱学森在美国使用并带回国的资料柜,钱学森就“虚拟现实”命名手书的信件、钱学森的工资条……这些过去从未公开展示过的珍贵馆藏,在钱学森诞辰1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首次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向公众展出。

今天(7日)上午,“又见钱学森——钱学森110周年诞辰纪念展”正式开幕,通过110件展项向世人重新讲述人民科学家、党的科技功臣钱学森波澜壮阔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时期的数学作业(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以炽热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将个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行、强国之情融入党和国家交给他的伟大事业之中,将自己的科学报国梦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之中,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爱国科学家的时代答卷,堪称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是当之无愧的“人民科学家”。

本次纪念展中,以110件图片与实物展项,构筑了钱学森不同人生阶段的若干场景,从家庭成长、少年求学、旅美生涯、归国开创航天伟业、晚年聚焦富民强国等角度,结合近十年钱学森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通过对既有展品展项的重新编排,以全新角度再现了钱学森的一生和他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所做出的不朽功勋。

钱学森关于“虚拟现实”的信件(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记者注意到,今天首次向公众展出的多件珍贵馆藏中,几页钱学森的手书信件备受关注。原来,由于近日一则“钱学森30年前曾给虚拟现实技术取名‘灵境’”的新闻登上了热搜,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实际上,早在1994年10月,钱学森在给戴汝为、汪成为、钱学敏三人的信中就预言:“灵境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项技术革命。它将引发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变革,一定是人类历史中的大事。”

而这一“预言”,仅仅是钱学森晚年一系列学术成果和学术思考的冰山一角。在完成党和人民交予的研制“导弹”和“卫星”的主要任务后,钱学森思考和创造的脚步并未停歇。他将目光放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上,放在了百年之后的世界格局和前途命运上。从1978年到2009年,钱学森相继提出了系统工程思想、产业革命理论、现代化科学技术体系以及大成智慧学思想等一系列重量级理论成果。

钱学森晚年曾表示,自己在“两弹一星”时期的贡献不算什么,与之相比,自己晚年期间研究和讨论的内容,才是真正开创性的、全新的观点。这些思想将在21世纪显示出真正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光芒。

钱学森携带归国的行李和资料柜(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除专题纪念展外,《文物有话说——钱学森图书馆藏品大系》《科学之帜钱学森》《听馆长讲钱学森故事》新书首发式,上海交通大学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等纪念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也在今天同步举行。

活动现场,参与藏品捐赠仪式的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介绍道:“我们举办这些系列纪念活动,就是希望有更多人尤其是青年人去了解钱学森、走近钱学森、立志成为钱学森,以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人生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金日光教授:钱老逝世十三周年,今年总算完成了他的宿愿——建立《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解读展馆

图片

金日光教授按

今天是钱老逝世十三周年日,

今年总算完成了他的宿愿——建立《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解读展馆。

到12月11日,钱老的110岁诞辰日,

展馆可以作为记念钱老的标志之一了。

常州《黄帝内经》科学解读展馆主持人

金日光

2021.10.31

图片

图片

中医影响世界论坛:为何建立《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语境解读馆?

撰文:金日光教授

2021年9月19日,我参加了在北大博雅宾馆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著名国医大师柴嵩岩、国家级名老中医麻柔、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等众多中医药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图片

中医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张院士介绍了新冠肺炎及变异病毒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研究,并阐明中医药在抗疫中的巨大贡献,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面对近期肆虐全球的德尔塔变异株中医药治疗仍然有效。

图片

整合医学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

樊院士发表了“整合医学:从知识到知识论”的主题演讲,从多角度阐述并举例说明整合医学对于医学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我发言的题目是:

为何要建立《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语境解读馆?

图片

在此次论坛上,我含着热泪特别感谢大会李俊峄秘书长给我一个机会,替九重天上的钱(学森)老,向大家转达他在世時的宿愿:建一所用当代科学语境解读《黄帝内经》展示馆,让中西医界看到中医大学科(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才是超前科学、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学、顶级的生命科学,医学的未來是中医大学科。

在此次会上,我也向大家介绍了投资建设这个解读馆的北京聚宇能自然科学研究院的方厉远院长,大家都用热烈的鼓掌來欢迎她的贡献!

在会上我用视频展示了展馆的全貌(点击阅读:中国首家《黄帝内经》当代科学语境解读馆概览),并作了一些讲解,受到了大家的热烈的关注,会下很多少人同我交换了联系方式,大家都表示会在日后到常州观摩展馆!

在此次论坛上,使我感动的是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的徐安龙教授,他同我说要共同推进落实习主席“我们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重要指示。徐校长是务实的、英明的。

钱老说过,培养中医人才还得靠大学,只要真正把当代科学解读纳入到经典医籍的教学中,加強知其所以然的医理,再加上中医临床学习和实践,就可以培养出中医思维的、合格的中医師人才。

钱老还说过,民间中医隐藏着具有高疗效的宝贝医术,大学和中医科研系统应该很好地帮助他们用当代科学解读他们的宝贝医术,使他们对自己的医术有个知其所以然,让他们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更上一层楼。

在此大会上,大家从常州《黄帝内经》解读馆视频中看到大量的当代科学语境下的定量解读,但一时半会还看不懂,所以大家建议要多作科普,特别是用《第四统计力学》来计算各种阳阳参数的原理方面,希望作更详细的解读。

我说《第四统計力学》学起来并不太难,且与我们身边的诸多的对立统一的客观存在密切关联。于是,许多群友建议先把《第四统计力学》的基本知识给大家说说。我说行,从下一文开始。

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常州《黄帝內经》当代科学解读馆主持人世界中医研究院、世界中医堂联合会荣誉主席 北化大学术委原主任

世界华人报、网总编

金日光2021.9.22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他是杰出的科学家

美国人曾形容他

“一个人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

他是“两弹一星”元勋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坚信“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也能搞”

他,就是钱学森

今天,是钱学森逝世十二周年纪念日

归国艰难,被软禁五年

无一日不在思念祖国

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

十年后,他成为世界一流的火箭专家

留学期间的钱学森

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钱学森开始筹划回国

当时他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喷气推进中心主任

然而这条归国路异常艰难

钱学森先后辞去在美国的一切职务

但美国军方并不想放他回国

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甚至说

“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

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

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

35岁时,钱学森

被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非法拘留

保释出狱后

开始了长达5年的软禁生涯

在一封信中,他说:

“无一日、一时、一刻

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

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

钱学森一家启程回国

“我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着的祖国

今后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服务”

“外国人能搞的

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1955年,有人问钱学森:

“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

钱学森很干脆地回答:

“中国人怎么不行啊?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1956年10月,钱学森回国一周年

由他受命组建的

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

1966年10月

钱学森作为总技术负责人

亲眼见证了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

从此,中国的核导弹

终于具备了威慑与实战能力

钱学森的毅然回国

让中国导弹、原子弹的研发

至少向前推进20年!

1970年4月

钱学森牵头组织实施了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

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

一座重要里程碑

……

晚年依然牵挂航天事业

中国航天员凯旋曾都要看望他

晚年,钱学森依然牵挂中国航天事业

把中国人送上太空

是他三十年砥砺奋进的所愿所盼

82岁高龄时,他在信中写到:

“21世纪的中国人

一定要在空天飞机上显一显身手

这是一件国家大事!”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杨利伟成为第一位造访太空的中国人

回到北京后

他专程到钱学森家中报到

从此直到2009年10月31日

钱学森逝世

每位从太空凯旋的中国航天员

都会来到钱学森家中

向这位中国航天奠基人报告好消息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钱学森曾说: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致敬钱老!

钱学森与人体科学

国家对特异功能研究的重视

事实上据说1985年成立的负责协调管理特异功能研究的“三人小组”,其三位成员分别是当时的国防科工委政委、安全部部长、中宣部副部长,后来又加入国家科委副主任、体委主任、卫生部部长、公安部“某人”、财政部副部长等,直接领导“钱学森亲自推荐的专家组”。(见孙颖通《1979-1994年中国“伪科学事件”与科普政策的互动影响——以人体特异功能事件为例》一文,载《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07年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6月)可见国家对特异功能研究的重视,其政治领导力方面比神盾局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人体科学的渊源:丹道→气功→特异功能→人体科学

钱学森曾经说过:“我认为,中医、气功和特异功能是三个东西,而本质又是一个东西。”(《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第147页,钱学森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下同)人体科学理论上来讲比特异功能的内涵应该要大,但实际上人体科学最关键、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研究特异功能,之所以取个人体科学的名字,无非是避“伪科学”之嫌而已。

钱学森对此直言不讳,他说:“什么叫搞人体科学的?搞人体科学的是搞人体特异功能的。因为这个特异功能,人家反对的很多,有的人要打棍子扣帽子,所以我就把它换了一个词,不叫特异功能,叫人体科学,委婉一点。”(《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第93页)

第一个问题,钱学森练不练气功?

解决了这个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深挖钱老的八卦经历和奇幻交游。

答案是钱学森自19岁起就坚持每天练气功,直至晚年不辍。而他坚信气功的原因,缘自其19岁时的一场伤寒病,是靠气功根治的:

1930年夏,钱学森刚在上海交大念完一年级,暑假回杭探亲,……突然身体不适,腹泻、头痛、高烧,父母急请厉绥之等人诊治,断定患了伤寒。……在中医的努力医治下,勉强得以康复。钱学森后来回忆说:“我在上海读书时患了伤寒,请一位中医看,命是保住了,但却留下病根,那位中医无法去根,就介绍我去找铁路上的一个气功师调理,结果除了病根。练气功在屋里可以进行,很适合我,所以在美国时也没有中断。”钱学森对中医和气功有兴趣,最初就始于这场伤寒病。据说他一直到晚年每日都坚持练气功。(厉声教《听父辈谈钱均夫钱学森父子逸事》一文,载《钟山风雨》2013年第三期。)

青年时期的钱学森(资料图)

所以钱老终身练习气功当无疑问,但是奇怪的是很少有传记、资料提到钱学森个人练气功的经历,《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也绝口不提自己的练功体会。

那么钱学森终身练习气功,有没有练出特异功能呢?很可惜,答案是没有。这是钱老自己说的,他说:“像我,没有特异功能。”(《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第210页)所以钱老和神盾局局长的区别之一在于,他本身的战斗力等于普通人。而且他虽然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练气功,但很可能只是作为养生的体操,根据钱学森给王永怀的信(详后),他直到80年代初,才首次接触到了“气功功能态”现象,即练气功带来的特异现象。

第二个问题,钱学森练的是什么气功?

答案是应该练过不止一种气功。

前面提到的那个“铁路上的气功师”,“调理”好了钱学森的病根,按照正常的逻辑,为了长远考虑,钱学森应该是马上拜师学艺了(患重病被治愈后学功、传功,似乎已经是一种“大气功师出山”的模式了),可惜尚未发现文献能够直接指出这个气功师是谁。

按理来说,钱氏家道富裕,以钱均夫、厉绥之的条件,是不太可能请无名之辈的,但诸如蒋维乔、王芗斋、吴鉴泉等当时在上海的鼎鼎大名的气功师、内家拳宗师,都有一些证据可以排除。所以这个影响了钱学森一辈子的气功师到底是谁,是否无考,只能寄希望于读者诸君有以教我了。话说回来,钱老希望建立大一统的“唯象气功”,因此即使有偏爱,为了气功大业估计也不方便透露吧。

不过关于钱学森练过什么气功,并非毫无线索。

1989年4月24日,钱学森给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怀写了一封信:

钱学森1989年4月24日致王永怀信(资料图)

此信提到的杨梅君,以及王永怀等“四位”,可以用钱学森1980年8月3日致吕炳奎的信作注解:

我认为中医、气功和特异功能的统一,对宣传以上(笔者按:中医现代化)观点是有说服力的,希望卫生部大力支持气功研究,像抢救中医事业那样抢救沦于消亡的高级气功。不知道您认得不认在北京的高级气功师杨梅君?她(约八十岁)有四位科学技术人员(即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的曹建同志,力学所的郝敬尧同志,声学所的李颖伯同志和自动化所的王永怀同志)做学生。他们学得很好,但急需领导支持。您知道他们吗?(见《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吕炳奎从医六十年文集》第269页,吕炳奎著,华夏出版社,1993年11月。)

吕炳奎是“中医泰斗”,卫生部原党组成员、中医局局长,钱学森“中医、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三者是联在一起的”这个观点,就是来自于吕炳奎。(《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第95页)

钱学森对杨梅君尊称“气功大师”、“高级气功”,向卫生部领导推荐,这是比较罕见的,不由得令人猜测钱老与杨梅君、王永怀等关系匪浅,或者说,杨梅君的功法确有特异之处,钱老非常看重。

杨梅君的功法叫“大雁气功”,据说是“道家昆仑派长期秘传的一套高级动功”(《中国医用气功学》,高鹤亭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10月)。1981年,由钱学森创议,张文杰、王永怀等参与,对杨梅君等六名气功师进行了“脑波研究”:

对具有气功功能的6名被试者(1、2、3、4、5、6号)进行了脑波记录。……对6名具有气功功能的被试者进行了脑波功率谱分析,……本工作在钱学森教授的创议下进行,由鲍显文、张文杰、郝金尧、曹健、王永怀、李颖伯参加试验工作,……(梅磊、周传岱、薛新民《气功功能态脑波研究》一文,载《自然杂志》1981年第9期。)

左起:曹建、郝敬尧、张文杰、杨梅君、李颖伯、王永怀(资料图)

杨梅君对这次试验也作过回忆,印证了钱学森通过大雁功了解到“气功功能态”的经过:

今天,应邀在贵刊谈谈大雁气功的理论。实际上本功理与法是合一的,我记得还在出山伊始,八十年代初左右,钱学森、冯理达这些著名学者,用科学仪器对我的功能测试,当时还有我的外国朋友马海德专家等参与。钱老曾告诉我,说我的脑电波超过宇航员6倍,脑功能特别强。不久后,钱老提出了“人体功能态”的理论,证明人体有多种功能态,气功功能态是其中之一,而且居于重要地位。冯理达教授也提出气功属于“人体的物理疗法”。这就给气功作了科学上的肯定。但是科学上完全认识气功还得有个过程,于是钱老又提出先搞清气功的唯象理论,即“只知其然,还不知其所以然”。(杨梅君《大雁气功的法与理》一文,载《气功与体育》1999年第5期。)

(来源:张文杰博客,照片原注:“张文杰老师于1980年被钱学森教授任命为大雁气功功法继承人;曹建等4位被誉为“中科院四大科学家气功师”)。

试问,一个对气功深信不疑、终身练习气功的人,当他遇到千真万确的“气功大师”,见到了一辈子都没见过的特异现象的时候,他会不会对气功大师的功法感兴趣?会不会想练练看?而以钱学森的身份地位,恐怕任何气功大师都是不会拒绝他的。所以钱学森练过大雁功的可能性不仅有,而且非常高。

钱学森(资料图)

张文杰博客说钱学森“任命”其为“大雁功功法继承人”,暗示了钱学森与大雁功非同一般的关系,似乎钱老在大雁功来说,是宗师一级的人物?虽然钱学森本身在“气功界”基本上是“武林盟主”的地位,几乎所有气功研究者,都会引用钱老的论断,作为自己气功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正当性依据,但是钱老为某种功法任命继承人的情况,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张文杰的说法有一点点不合情理,那就是:大雁功“宗师”杨梅君直到2002年才去世,1980年时似乎还不需要什么“继承人”,即使有必要“任命”,似乎也应该由杨梅君亲自“任命”才比较妥当。

*“21世纪的新的科学革命”*

80年代,以“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的科学泰斗级人物钱学森为领军人物,并与他当年的老上级“原子弹、氢弹的领导者”、时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的张震寰一度联手,在中国科学界掀起了一场全新的科学浪潮--中国人体科学。

人体科学起初是指中医、气功、特异功能等与人体有关的部分,故称人体科学,随后钱学森以他超前的洞察力和战略家的眼光,将之扩展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的内涵。

在1982年10月召开的人体科学筹委会第三次会议上,钱学森作了题为《这孕育着新的科学革命吗?》的报告,他说:“我想真正吸引着我们沿这条曲折而又艰险道路去探索的是:这可能导致一场21世纪的新的科学革命,也许是比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相对论更大的科学革命。我们当中谁来作这场未来科学革命的启蒙者?谁呢?"

附:钱学森在顾涵森作“生命信息疗法与中医现代化”报告后的发言

气功是打开人体科学大门的钥匙

今天的报告,很有启发。我认为,中医、气功和特异功能是三个东西,而本质又是一个东西。中医是经过宪法肯定了的,尚且还有许多人不承认。当然,现在正在逐渐改善。更何况气功和特异功能?

气功所涉及的问题完全是一个新的领域,气功的研究会使我们找到一把打开人体科学大门的钥匙。我们要把人和生物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于是在外界给它一个信号,它就可以自己去完成一套行为。把这个信号叫做信息或密码都行。它们的能量可以很小很小。关于生命信息,今天我们有了这样的想法,是有条件了。因为有了气功和中医研究的发展。我们不能怪西方医学,因为它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们的中医没有西医许多规律,原则的束缚,所以有许多问题倒猜对了。但是,对中医也不能句句都信。因为中医是产生在它的那个时代的系统辨识结果,而我们今天必须前进。我们要把人看成一个巨系统,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我原来说的中医、气功、特异功能等都是指人而言,所以叫人体科学。今天的概念扩大了,扩大到整个生命科学,可以应用于动物和植物,可以应用于工业和农业。

在这方面,报告人做了不少的工作,打开了局面,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可以跟她之后做工作,使之更科学化。比如,外气是什么?问题提出来了,但是没有解决。我们现在的工作,可能擦了一点边,但是,看来还没抓到问题的实质。也就是说,对这个重大问题的研究,我们看到了一些现象,但还没有真正入门。我们要努力。

(附录摘自钱学森着《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谈》119-120页)

钱学森和气功:一个顶级科学家的人体科学探索!

钱学森,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最伟大、最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这位曾对中国科技和军事发展、世界和平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巨匠,无论怎么赞誉都不为过。

人们对于钱学森的崇敬以及所授予他的至高无上的头衔,除了我们熟知的“两弹一星元勋”之外,还有 “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等。

但钱学森并不喜欢这些头衔,纵观他的一生,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为轻;他将毕生的智慧、精力、才能全都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发展、进步之中。

于无声处有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钱学森和毛主席同桌共宴

除了在现代科学方面的巨大贡献外,钱学森还在曾重点研究过“人体科学”,与八十年代的气功热有过密切的联系;

晚年还出版过《论人体科学和现代科技》一书,对“中医、气功、特异功能”进行过科学性的详细论述。

书籍貌似已经绝版,网上只能找到PDF版

站在科学顶峰的钱学森究竟与“气功”有着怎样的联系?

对 “特异功能”有着怎样的看法?

站在我们现在的角度又该如何去看待评价这些事呢?

为此搜集了相关资料,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归纳;今天就带大家对这些事情进行仔细地回溯与思考。

一、气功热诞生及流行概史

气功热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以1979年“唐雨耳朵识字”作为开端,以1987年人体科学学会宣告成立作为转折,以1999年某某功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被取缔而作为结束,历经近20年时间。

唐雨耳朵识字,及后续其他器官识字,后被证伪

在气功热的鼎盛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气功迷恋者高达到6000万人以上,出名的大师不下100个,不出名的1000个也不止;此外各种气功媒体、学术著作、气功医疗院、带功报告会、气功表演会等,更是处处开花。

当时最出名的气功师之一:严新

但是无极君(微信号:无极太极)发现,与现在很多人看法不同的是,这个曾一度引起全民热潮的历史事件,并非仅仅有着狂热和癫疯,也伴随着清醒认识、严谨审慎、认真思考。

尤其是最初的“唐雨耳朵识字”,以及后续类似的“耳朵识字、鼻子嗅字、腋下看字”等一系列相关实验和报道,一直伴随着褒贬不一的评价和真假难辨的争论;

除很多名人对此不予置评,甚至持反对态度外;也有很多人以冷静的态度对此表示相信和支持,并提倡采用现代科技的手段进行实验验证。

而钱学森正是这众多冷静的支持者中的一员。

从1980年“人体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到1983~1987年间,钱学森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关“人体科学、系统科学、气功、中医、特异功能”等问题的100多次报告或发言;(后整理成《人体科学和系统科学纵横谈》一书)

从人体科学学会宣告成立并担任名誉理事长,到后来《论人体科学和现代科技》的出版,他都对“气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认可,并在推动人体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钱学森为何相信气功

“气功热”事件,尤其是在人体科学学会成立之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种号称能移山填海、拦截导弹的气功大师们,在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看来,都觉得非常荒谬;

那么为何身为顶级科学家的钱学森,对于气功和特异功能的存在却非常笃信,甚至“以党性表明这是真的(给时任中宣部副部长郁文的信)”呢?

这其实要从钱学森青年时期说起。

1930年夏,钱学森刚在上海交大念完一年级,暑假回杭探亲,……突然身体不适,腹泻、头痛、高烧,父母急请厉绥之等人诊治,断定患了伤寒。……在中医的努力医治下,勉强得以康复。钱学森后来回忆说:“我在上海读书时患了伤寒,请一位中医看,命是保住了,但却留下病根,那位中医无法去根,就介绍我去找铁路上的一个气功师调理,结果除了病根。练气功在屋里可以进行,很适合我,所以在美国时也没有中断。”钱学森对中医和气功有兴趣,最初就始于这场伤寒病。据说他一直到晚年每日都坚持练气功。(厉声教《听父辈谈钱均夫钱学森父子逸事》一文,载《钟山风雨》2013年第三期)

钱学森青年时期,右图为其妻子蒋英

钱学森在气功一途上练习层次如何呢?目前所能知晓的,只是他没有练出所谓的“特异功能”。(像我,没有特异功能/《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P210)

而网上所推测的,他98岁的高龄、远超常人的智商和精力和气功有关,未有明确证据,尚不得而知。

此外,网上还有另一个相关故事,来源于《钱学森、特异功能和黑魔法》一文。

该故事是说,钱学森在美国留学,师从冯·卡门学习火箭技术期间,在其团队中有一个年龄与钱学森相仿的天才化学家杰克·帕森斯。此人出生富商之家,但并未系统接受高等教育,而是自学成才。

图左到右分别为:普朗克、钱学森、冯·卡门

他在火箭燃料的开发中,运用了黑魔法中知识,从英国古代炼金术书籍中找到了灵感,并参照拜占庭帝国的“希腊火”(Greek Fire),调配出一种奇特的火箭燃料,甚至在之后的几十年内都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发射。

钱学森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作为“黑魔法师”的帕森斯的影响,从而对他的观念产生了重大的转变。

火箭研究科学家和黑魔法师双重身份的帕森斯

但是,固然杰克·帕森斯本人确实存在,也有相关证据表明他和黑魔法的关系,但是究竟对钱学森有无影响、影响多大都是不知道的。

综上所述,目前第一种说法更为可信,也更容易被接受。

三、钱学森对气功持何态度

作为一个练习气功以祛除疾病、强身健体,但未练出特异功能的“顶级科学家”来说,钱学森既不需要借助气功的特异功能将自己捧上神坛,也不需要将神化气功作为自己进身之本。

那么他究竟对气功抱着一个怎样态度呢?

对于气功,我完全是外行,但是我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对气功的研究工作很感兴趣。(建立唯象气功学 P1/钱学森)

气功、中医理论、人体特异功能孕育着人体科学的基本道理,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密切相关的,因为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大课题。(论人体科学和现代科技P27/钱学森)

大家都知道,任何人在24小时内,一般总要交替进行两种功能态:醒觉功能态和睡眠功能态。这两种功能态在生理、心理方面明显而明确地是不同的。…危机功能态…警觉功能态…催眠功能态…再加上一种气功功能态自然是可以的了。(论人体科学和现代科技P28~29/钱学森)

这三个摘自钱学森著作的选段,基本可以证明他对气功所持有的态度是“科学的”,希望从现代科技的角度予以研究和解释。

气功师、特异功能人,他们都是人,不是神,我们要排除对他们的神秘感。(论人体科学和现代科技 P247/钱学森)

究竟我们有没有神秘主义呢?我说是有的,广州出了一本杂志刊登了大篇严新大师的报告,照他的感受来讲就跑远了,说大兴安岭的火也是他灭的。(论人体科学和现代科技 P251/钱学森)

从这两个选段发现,钱学森对气功和特异功能并没有搞“神秘主义”,而是抛开宗教、迷信等神秘主义的面纱,直接去探索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这说明即使面对特异功能,他也始终保持着理性的认知。

四、群魔乱舞必然导致终结

这场历时近20年的“气功热”到底为何有着必然终结的命运呢?

虽然“顶级科学家”诸如钱学森仍然保持超脱俗世着理智和冷静,但是野蛮生长的气功师们以及热衷于获得特异功能的民众们却早已狂热、癫疯。

总结了三点:

(1)各种气功大师们为了能够迅速出名,给自己按上各种离奇得令人啼笑皆非的身世,比如张香玉曾号称“玉皇大帝女儿”。

带有两个把手的铝锅,也是接受外星人信号的天线

(2)为了能吸引民众和高层的注意,他们给自己赋予各不相同但能力非凡的特异功能,比如张香玉的头戴两个把手的铝锅,就能天人感应、与外星人沟通;严新的拦截原子弹、远程灭大兴安岭火灾等。

(3)盲目跟随大流缺乏自我思考能力的民众,为了逃避精神的匮乏和迷茫,而将自己的人生寄托到气功和特异功能上,企图通过神奇的特异功能逃避人世间的痛苦和磨难,获得人生的幸福和快乐,甚至于荒废家庭、事业、生活。

痴迷气功而荒废生命和才华的海子

当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民众的追求都处于一种病态的癫狂之中,群魔乱舞,人间中毒,自然只能走向毁灭。

五、“气功热”所留下的思考

无论如何,气功热早已成为往事随风消逝,曾经名动一时的“气功大师”张宝胜也在去年8月以远低于中国平均寿命的58岁告别了花花世界。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它究竟留给我们什么启示和思考呢?

(1)从特异功能来说,且不论有或者无,它都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没有太大的联系。人生真正的幸福满足,来源于踏踏实实的做事和丰满富足的内心。无论是成功还是成仙,首先都得成人。毕竟神通和神经只有一字之差。

(2)从气功本身来说,它虽非虚构,但也绝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更和神秘学沾不上边。它只是从中医养生里脱胎而来的一种保健技巧,不仅层次不高,而且并不完善。

首先,气功练习,重意念、重心理暗示,讲究意念搬运气血以打通经络,这种方式本身不仅不会增加气血能量,反而容易出偏,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即使有人指点能勉强打通意念周天,但小我之心太重而无法有更高的成就。

其次,人体能量分为“精、气、神”三大层次,只练气功,上不接天,下不接地。既练不出什么高深莫测的能力,还容易导致人脱离实际,一不小心就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彻头彻尾失败者。

什么是人体科学

选自《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

人体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87年5月3日批准成立中国人体科学学会。这离1979年3月发现四川唐雨“耳朵认字”已八年多了,对我们这些关心并从事人体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是充满了战斗和经历了曲折的八年我们能有今天,的确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庆贺中国人体科学学会的正式成立!

但我们都是科技工作者而科技工作者是老老实实的实干家,在高兴之余,总不免要想一想;中国人体科学学会是干什么的?对此,我想在这篇文章里提点自己最近的一些体会,供大家研究时参考。

什么是人体科学

好几年前,我们从吕炳奎同志那里学习到一个观点,他说:“中医、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三者是联在一起的”。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启示。人体科学至少要考虑这三个方面。

一个是中医现在有很大的一个学术组织,即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我们这些人对于中医这个问题是非常关心的。1983年我们有一篇文章,讲到中医的理论要用现代的语言来阐述,使它更容易被人理解。后来把这些内容称作唯象的中医学,因为中医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唯象的,是经验的概括,如果讲道理,道理就是如此,你不要深究到更深的层次。在从前中医也没有条件深究到更深的层次,所以就把人的功能概括成这个样子。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没有解释,那个时候也不可能有更深的解释,所以叫做唯象中医学。

另一个方面的工作是气功,气功当然也是我们感兴趣的。我们已有了几年来做了许多工作的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下属的医学气功研究会,以及其他组织。去年我也曾讲过,对气功要逐步使它科学化,也要建立唯象的气功学;先不讲深刻的道理是什么,而是要把气功中的现象整理出个条理来成为说得通的理论。这是第二个方面,就是气功或叫气功科学。

第三,也是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最引人注意,最能吸引我们的,是人体特异功能。最近的大好形势更吸引我们去考虑人体特异功能的各种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把眼光更放大一点,不能只考虑到人体特异功能,也要考虑到和人体特异功能有密切关系的气功科学和中医理论。我们应该明确:中国人体科学学会不单纯搞人体特异功能,我们这个学会是研究人体科学的,人体科学包括人体特异功能但不仅仅是人体特异功能。这一点我们要注意。过去我们常把这两个词通用,有时叫人体特异功能有时叫它又怕惹出什么事来,就把它变一变叫人体科学,这是当时历史条件造成的。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必要再这样做了。我们应该明确地讲我们中国人体科学学会是搞人体科学的,它包括人体特异功能,也包括气功的科学,也包括中医理论,还包括有其他方面的科学技术。

这样就必须说清楚,人体科学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的思想中,人体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一个大的部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除了人体科学之外,还有八个大的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军事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和文艺理论。我们的人体科学和这八个大的部门是平起平坐的。这一点,在1981年的一篇文章中曾经讲到,在1982年第3期《哲学研究》中也讲到:人体科学是现代技术九个大部门中间的一个,人体科学和其他八个大部门是平起平坐的:我们不是光研究人体特异功能,我们研究的范围还要广得多。从前人们的印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了不起的,现在,人体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平起平坐。是不是把人体科学抬得过高了?不是,人体科学确实是了不起的,因为人体科学就是研究人。这里边的核心思想是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人是一个巨系统,其复杂程度超过大系统。在系统科学中,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学科系统学中,我们讲系统,有小系统,有大系统还有巨系统。人体系统就是一个巨系统,包含有很多层次,最高的层次是人的整体。这样的一个巨系统又是和周围的宇宙起作用的,即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

统,处于整个宇宙之中彼此相通。宇宙是个超巨系统,人体巨系统是在宇宙这个超巨系统中一关开放的、极其复杂的巨系统。

钱学森:中医是顶级的生命科学,人类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

导言 :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而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1中医是系统科学,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学

钱学森是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也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

就是这位顶级的科学家,对中医学亦是情有独钟。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提出“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的未来化,也就是21世纪我们要实现的一次科学革命,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学”,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

钱学森还相继提出了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三大科学思想体系,目光所向几乎涉及到当今自然科学的绝大部分领域。他以独特的睿智首先肯定了中医理论,并发现了传统中医的特殊价值。

为此他公开表示:“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因为中医的理论发生于近代科学还没有兴起的时候,它也不知道什么是近代科学,更不知道什么是现代科学。

所以,它反而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和束缚,也就是不受还原观的束缚,因而中医的理论倒是系统论的,从整体出发的,它的长处就是它的整体观、多层次观。

钱学森在谈到中医理论对创建系统学的启发时认为,巨系统分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方面叫简单巨系统,另外一种叫复杂巨系统。中医研究属复杂巨系统。

人体是一个开放性的和有意识的复杂巨系统。钱学森说:“人体作为一个系统。首先,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就是说,这个系统与外界是有交往的。比如,通过呼吸、饮食、排泄等,进行物质交往;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进行信息交往。

此外,人体是由亿万个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不是一个小系统,也不是一个大系统,而是比大系统还大的巨系统。这个巨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各不相同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异常复杂的。

和西医相反,中医理论才是和系统科学完全融合在一起,中医的看法跟现代科学中最先进、最尖端的系统科学的看法是一致的。

2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

当时原卫生部中医局局长、中医专家吕炳奎就中医学研究问题写信给钱学森。钱学森对这封信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于1980年8月份复信给吕炳奎。

在这封信中,钱学森比较了西医和中医的两种不同的研究事物的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指出了西医研究中的弊病,大胆提出“医学的方向是中医的现代化,而不存在什么其他途径。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这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在中医学研究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钱学森提出中医现代化是祖国医学的发展方向,是有依据的。他认为:第一,西医起源和发展于科学技术的“分析时代”。那时,为了深入研究,人们把事物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一个一个地去认识。这有好处,便于认识。但也有坏处,把本来整体的东西分割了。

西医的毛病也就在于此。然而,这一缺点早在一百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了。到了大约20年前,终于被广大科技界所认识,要恢复“系统观”,有人称为“系统时代”。

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所以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第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中医理论尚不能同现代科学技术联系起来,而科学技术一定要联成一体,不能东一块,西一块。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中医现代化,实际上是医学的现代化……

后来,他这封信在新华社1980年9月19日出版的《内部参考》上发表了,谁知这篇文章竟然在医学界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对于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钱学森认真进行了思考。

开始,他考虑自己的话是不是太冒失了。但是,当他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传统中医文化作了反复的分析、比较之后,当他多次同中医学专家进行了探讨之后,他不但没有退缩,相反,却更增加了他坚持这一观点的勇气和根据。

在1983年1月21日由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举办的迎春座谈会上,钱学森发表了题为《用马列主义哲学阐述中医理论》的讲话。

他向中医学界的朋友们回顾了1980年8月给吕炳奎的信发表后听到的一些不同意见。他说道:“可不得了,得罪了许多人!”“这一下倒是对我很大的帮助、很大的教育。我才知道原来这里头真是复杂啦。”

钱学森还讲了他对中医文化的认识过程。他说道:“原来是一股子热情,不了解情况,想从现代科学技术的角度去阐述和解释中医,现在看恰恰相反。中医要是真正搞清楚了以后,要影响整个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

3钱学森谈中医(摘要)

“我们知道中医包含着科学真理,非常宝贵的科学真理,但人们“以貌取人”,怀疑中医有没有真理,或进而认为中医是封建糟粕。”(1984年5月16日致李印生——《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088页,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6)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说和五行说,中医理论的脏腑论和经络学说,中医理论的六淫、七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这些都强调了人体的整体观以及人和环境、人和工作的整体观。应该说,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医理论的缺点是它和现代技术挂不上钩,语言、概念是两套。”(《钱学森等论人体科学》7页)

“系统的理论是现代科学理论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理论又恰恰与系统科学完全融合在一起,所以还有个旁征,人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已经指出中医的这个方向是对的。不仅因为有中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几千年和这么多人民的实践证明,而且另一方面,中医的看法又跟现代科学中最先进、最尖端的系统科学的看法是一致的。”

“医学的前途是中医现代化,而不在什么其他途径。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钱学森等论人体科学》277页)

“我认为真正要建立唯象中医学,还有深入下去的工作,即通过运用中医思维学来以现代语言构筑人体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模型,由此进而讲清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运动规律。最后建立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达的唯象中医学。” (1989年12月2日致邹伟俊——《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480页)

“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1985年9月23日祝世讷——《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191页)

“中医这个宝库只有用现代科学技术打开后,才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而这项工作又必须建立在对中医理论的正确理解。” (1987年4月18日致徐宝源——《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312页)

“西医中的人知识面不广,尤其对今天人体科学的新发现不甚了了,而新的发现却说明经典西医理论局限性太大,好多现象讲不清。所以国外医学家倒反而对中医理论很感兴趣。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启发诱导这些西医论者认识今天人体科学的实际。”

“中医讲究意识、情绪的重要性,这又是西医论者的大忌!他们以为讲科学就不能讲意识,不能讲精神,这也是个误解。现在科学早已证明意识和精神不过是物质的大脑活动的表现而已,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1983年11月29日致邹伟俊——《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052页)

痴迷特异功能研究的钱学森,到底发现了什么?

提到中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总是有许多感人的事迹和辉煌的科研成果涌入脑海。就如那次惊动了整个科学界的钱学森从美国艰难回国的事情。

在美国学有所成的钱学森,看到当时中国科学发展上的落后,便果断放弃美国优越的科研条件,一心想要回国报效,但他的一身本领也被美国觊觎,美方也曾评论钱学森一人抵过五个师,因此在钱学森回国的道路上设下了重重阻碍。

之后在中国的帮助下和钱学森本人的坚持下,回到了祖国。在这件事情之后,他做的其他事情又引起了全体国人的注意,那就是他对我国两弹一星制造的贡献、在应用力学、物理力学、航天与喷气等方面的研究。

在钱学森晚年时,也做了让许多人不理解的事,又再次引起了国人的关注,他晚年痴迷于气功,认为科学外另有1个世界,还在找进入方法。

伟大的科学家

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12岁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就进入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学习。

在1935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在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继续攻读加州理工学院的航空专业,师从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冯·卡门,并是冯·卡门最得意的弟子。

在美国期间钱学森研究的领域有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成为世界著名的少数空气动力学家之一。1953年,钱学森提出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这一开拓性的想法,也打开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痴迷于气功之因

其实在现代科学中,许多科学在没有被证明之前总是会被认为是一些巫蛊之术。社会上曾经没被科学验证的一些现象,也总是会被说是一种灵异现象。

如曾经那个北京故宫墙上的宫女魅影事件,一时间引起了不少人的轰动,当时看到那几秒宫女魅影人也觉得十分诡异,最后科学家证明其是与当时的天气和故宫墙上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短期影像作用。

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听起来不科学的事情,也促进科学家对其事情进行探索,最后促进科学的发展。

世界上也有神学促进科学发展的例子。美国的科学家帕森斯,就曾对古代拜占廷帝国流行的神话中的“希腊火”,十分感兴趣。

虽然在古代并不真正地存在这种事物,但他在对这些事物的研究中得到了灵感,制作出了能助力火箭升空的一种燃料,这一新型燃料的发现也解决了困扰美国团队多年的火箭推进问题。

从这些神学中得到灵感的帕森斯,在晚年就一直痴迷于这些,还涉及到了“意念力”、神秘主义,研究通灵等方面。

世界上首先揭示了万有引力、行星的运动、彗星的轨道、物体运动和海洋的潮汐的物理学家牛顿在晚年也曾研究过神学。

牛顿耗费了大半生研究圣经中《但以理书》和《启示录》两卷认为圣经中存在密码,这种密码比万有引力更加重要,为了更好的理解圣经他还自学希伯来文,并在一生中写了上百万字手稿。在对圣经的探索中也得到了一些科学上的灵感。

这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对物理研究到一定深度后,就想要进一步探索科学的界限,因此来到了神学的边界。

我国著名的航天之父钱学森在晚年时,也同其他著名科学家一样开始“痴迷”在我们看来是神学的东西,如“气功”和“特异功能”。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研究这些“气功”和“特异功能”时也十分细致和谨慎,还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了大量的文章。

由于钱学森的巨大影响力,所研究的这些“气功”和“特异功能”也被社会上一些想要借此牟利的人利用,一时间出现了许多江湖骗子,打着这些旗号欺骗不了解的平民百姓。

让这些平民百姓受骗的一个原因也有现在条件的限制,使得钱学森不能够找出这些“气功”和“特异功能”所使用的原理,让那些心存贪念的人“钻了空子”,也让许多人误解钱学森作为一位科学家应该是一位唯物主义者,却在晚年研究唯心主义者的事情。

实则真相并不是这样的,钱学森只是想从这些看似是唯心主义的事情中寻得其真相,来发现一个新的科学领域。

就如曾经在研究粒子时,这种物质十分微小能被人类看见,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当时并没有人能够证明出这种物质的真实存在,就被许多人认为粒子是一种不存在的唯心主义事物;科学界量子力学的突破性发展也改变了许多曾经被外人认为是唯心主义的观念。

所以钱学森所研究的“气功”和“特异功能”也是受当今研究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短时间内不能够找出其中存在的原理,让许多人认为钱学森在单纯地从事唯心主义的事情,但其实他只是在通过这一不同以往的途径来探寻新的科学领域。

找寻到达科学的其他方式

钱学森用这种近似神学的方式探寻科学的理论 是因为他认为,科学和神学中间存在着一种边界,这种边界是需要探索的,且是确定一定存在的。

因为在世界上也发现了不少存在于科学理论之外的物理活动现象,如物理学上有名的由双缝干涉实验得出的叠加态和平行宇宙的理论。

在这个实验中,已经得知的事情是,光在结构上实则是一种粒子,在实验中将单独的一束光粒子通过硬纸板上的两条平行的缝隙时,其结果应该是这一束光粒子,应出现在两个平行缝隙中的一个。

但经过实验却发现这一束光粒子同时穿过了平行的两条缝隙,这让做实验的科学家们质疑是否在,实验的过程中出了平行宇宙,但这一想法也只能是疑问,因为现在物理学并没有办法证明这一现象的原因。

想要探寻新的知识可能是需要改变曾经所固有的那种找寻科学原理的方式,从牛顿和帕森斯例子也可以看出这种新的方式所具有的一定道理性,证明了这些科学家并不是单纯地做,我们所认为的那样追求神学等这些唯心主义的事物,他们的那些行为只是一种他们探寻科学的方式。

小结:

因此,钱学森晚年痴迷于气功的原因,是因为他明确知道在科学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这一个世界充满着未知,利用通常的科学的方式不容易到达,还需要一定的看似神学的一种方法的辅助。

这种方法是否对钱学森所研究的事物有效,还有待验证,这也是钱学森晚年所想研究的事情之一。因此科学家钱学森在晚年沉迷于气功,并不是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以为他从唯物主义者转为了唯心主义者,那必是不可能的。

钱学森这种另找思路探寻科学的方式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面对一些困境和难题时,不妨换一种思路和方法,也许就会找到答案解决问题。另外就是要相信科学家们所做的选择和所选的方式,不应该轻易对其有不好的揣测。

钱学森与气功

钱学森:生命科学可以应用于动物和植物,可以应用于工业和农业。

被誉为我国“科学泰斗”的钱学森,在我国“两弹一星”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上功勋卓著。钱学森先生以他非凡的智慧,超前的意识、强烈的责任感与战略家的眼光和魄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顶着巨大的压力,发轫了“中国人体科学”的巨轮。

钱学森把“中医、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综合起来,形成人体科学。” 钱学森摘自《中国气功科学》2000年第01期

他认为“人体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它平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钱学森:《对人体科学研究的几点认识》,《自然杂志》1991年第1期)

钱学森又把“人体科学”扩展为“生命科学”,认为“生命科学,可以应用于动物和植物,可以应用于工业和农业。” (钱学森著《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谈》119-120页)

他坚定地认为,“气功”是“打开人体科学大门的钥匙。”(钱学森《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谈》)

在钱学森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创立《中国气功科学》杂志,保护并支持“507研究所”开展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研究。

中国外交界杰出人物厉声教发表《听父辈谈钱均夫钱学森父子逸事》一文中写道,1930 年夏,钱学森刚在上海交大念完一年级,暑假回杭探亲,当时其父钱均夫已在浙江省教育厅任职。不知什么缘故,钱学森突然身体不适,腹泻、头痛、高烧,父母急请厉绥之等人诊治,断定患了伤寒。当时西医办法不多,青霉素尚未引进中国,只好求助于中医。幸好,当时钱学森尚年轻,体质也不错,在中医的努力医治下,勉强得以康复。钱学森后来回忆说:“我在上海读书时患了伤寒,请一位中医看,命是保住了,但却留下病根,那位中医无法去根,就介绍我去找铁路上的一个气功师调理,结果除了病根。练气功在屋里也可以进行,很适合我,所以在美国时也没有中断。”钱学森对中医和气功有兴趣,最初就始于这场伤寒病。据说他一直到晚年每日都坚持练气功。

1996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钱学森所著《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谈》一书。该书中有一篇文章,题为《钱学森关于人体科学的讲话摘要》。在该文中,钱学森指出,我认为,中医、气功和特异功能是三个东西,而本质又是一个东西。气功所涉及的问题完全是一个新的领域,气功的研究会使我们找到一把打开人体科学大门的钥匙。

2019年9月18日,《解放日报》10版刊发了记者高渊采访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的报道:“钱学森的最后22年——钱永刚忆父亲”。在采访中,钱永刚说,从1982年到1990年,他研究的重点是系统科学、思维科学,还有人体科学、社会科学。从那时起,他开始关注人体科学。他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更是花了很多精力研究医学。他认为,人体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也要用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来研究,要重建人体科学这个科学大类。我父亲甚至认为,医学现代化的实质就是中医现代化。他觉得,西医还是把人体当作一个简单的系统,考虑问题太简单,人体哪有这么简单?……中医方面,他跟我母亲学习做气功,做了一段时间以后,感冒次数明显减少了。他的生活很规律,早上6点到7点做一个小时气功,然后吃早饭,吃完再睡一觉,到10点钟坐起来看报,然后坐着轮椅在家里转转。午饭后再睡一觉,起来继续看报,坐轮椅转几圈,躺下再做一小时气功。钱永刚最后说:“他的思考并不局限在航天领域,他不仅是科学家,也是思想家,他的许多战略思考是跨时代跨领域的。总后勤部原政委张文台上将曾这样评价我父亲:“思想的先驱、科技的泰斗、育人的导师、做人的楷模。”我觉得,这是在21世纪对钱学森的一个新的概括。”

人体科学革命

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关联的人体科学的发展将在未来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特异功能、中医、气功等都是未来的突破点,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将由中国人首次提出的“信息物理学”的全新科学体系来主导,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抢得了先机并取得了部分的成果。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直言人体科学研究“会引发一场科技革命”、“是科学技术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并且高屋建瓴地指出“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近年来,随着“信息物理学”这一全新科学体系的建立,人体科学的研究范畴从个体拓展到了宇宙,前沿的科学工作者们已经探索出了精神-能量-物质间相互作用与转化的机制,揭示了人的意念/行为对自身境遇/命运的影响原理,古人总结的“人天合一”、“万法唯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等深刻哲理,已能够详尽地被现代科学语言所诠释与解读,这对于社会整体的人心净化、道德提升、行为规范将有着扭转乾坤般的革命性作用,也将极大地拓展科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和视角,最终引发新一轮的科技与人文革命。

晚年痴迷于气功,钱学森知道科学外另有1个世界,他在找进入方法

钱学森是对中国贡献非常大的科学家,被称为中国空气动力学和导弹之父。他的老师冯卡门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是著名的流体力学专家。

●冯.卡门,1881 -1963。

流体力学是公认的物理学里最难的领域,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悬赏100万美元征求流体力学中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

所以能搞流体力学的人都是非常厉害的。冯卡门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生叫林家翘。

在天体物理学里面有一个非常让物理学家伤脑筋的问题:为什么星系的形状像一架美丽的风车,从中心向周围伸出弯曲的旋臂。

这个问题的数学解,就是由林家翘给出的。

爱因斯坦说:相对论不会,上帝会告诉我答案。流体力学不会,上帝都不会告诉我答案。

所以当钱学森要回国的时候,才会遭到美国百般的阻挠,美国对钱学森的评价是:钱学森可以顶5个师。

同时,钱学森也是NASA的5位创始人之一,如果钱学森不回国,冯.布劳恩就会归属钱学森领导。

作为一个科学家,钱学森深刻理解科学的本质内涵。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存在于一个适用范围,这些适用范围被称为边界条件。

如果我们把科学理论比作成宝库里的珍宝的话,那么这个宝库是封闭的。

在封闭的宝库之外,有没有其他的珍宝呢?

这个问题,科学没有办法给出答案,但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会发现在科学理论之外,存在一些真实的物理现象,这些物理现象人类的科学是无能为力的。

科学之所以被人类所推崇,就是因为在科学的系统范围之内,它有预先推理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公式和定律在纸面上推导出宇宙飞船的运行轨迹。

一栋宏伟的建筑,在建成之前已经在图纸上被描绘了蓝图。科学的价值在于人类需要这个系统的提前预知能力。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现象科学是没有办法提供提前预测的。就比如说我们这个社会明天会发生什么?股票、期货明天是涨还是跌?

但是实际上,用量子纠缠、单光子双缝干涉的方法确实是可以制造出一个可以预言任何现象的物理系统,唯一的问题是,这个预言结果没有办法在预言地展示。

我们用一对纠缠的光子,一个放在地球上做双缝干涉实验,一个发射到4光年之外的比邻星上做双缝干涉实验。如果比邻星上的科学家打算在4年之后对光子进行观测,那么地球上的干涉条纹就会被破坏。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科学家可以提前知道4年以后比邻星上的科学家打算做什么。

如果我们要预测100年之后发生了什么,只能到100光年以外去寻找这个结果。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光速的限制和空间的边界是一样的,也是某种让人类突破物理学限制,寻找更高层次知识的障碍。

目前人类的科学还没有办法涵盖宇宙中所有的知识。为了追寻新的知识,需要其他的方式。所有的科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都基本相同,所以钱学森也不例外。

气功是中国的国粹之一,钱学森把它归结为生命科学。

在晚年,钱学森确实痴迷于气功和特异功能,但是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牛顿的晚年、爱因斯坦的晚年,都有追求神学的倾向。这是他们寻找突破物理学边界,进入高层宇宙的方式。

而且钱学森认为,在人类的生命活动中可以找到答案。实际上现在的很多实验也证明了,存在着这样的答案。

在冷战高峰期间,前苏联和美国都进行过针对对方军事设施的超感探测实验,试图利用人体的特异功能探测对方的军事部署,或者是秘密军事基地的位置。

美国的这个实验叫做“星门(Stargate)计划”。

星门计划是美国联邦政府设立的几个高度机密子项目的总称,这些子项目旨在调查具有潜在军事应用价值的人体特异功能现象。

特别是“远程观察”事件、地点的能力。这些项目从20世纪70年代到1995年都很活跃,并在斯坦福研究所(SRI)、科学应用国际公司(SAIC)、美国心理研究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sycholical research)和其他心理研究实验室进行了早期研究。

1995年,经过独立审查,Stargate项目终止。

这个项目的结果是发现了人类具有某些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上的特异功能,但是其触发条件仍然没有找到。

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所有的人都具有3.24秒的预感能力。

实际上中国的武功就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真正的高手能够提前预知对方的行为。

中国的武功并不是比肌肉力量,如果比肌肉力量那就是体育。近代的武术大师李景林,传说他可以躲避子弹。人的反应速度是不可能快过子弹的,所以开枪了以后再躲是来不及的,只能提前预知,才可以躲避。

普通人的预知能力是极其不稳定的,练功就是使用一定的方法使这种能力高度稳定,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施展。

对于这种能力,人们的认识有两种态度,否定或者是肯定。钱学森是持肯定态度的,所以会支持特异功能和气功。

假如泰森跟李景林相互比试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可以肯定的说,泰森每一拳都会打在空气上。所以真正的高手是不愿意和普通人比试的,因为他们可以站在背后看别人的底牌。

特异功能肯定存在,但是有两个问题。

第1个问题:其存在和触发的条件是什么。

第2个问题:是否也可以像物理学那样,用某种符号学去标记和推理。

这两个问题,钱老也一直在寻找答案。

钱学森以党性担保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不是假的

“507所”,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7研究所”的简称,成立于1968年4月,全称“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

507所归属由钱学森任院长的“第五研究院”(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发展航天飞船的整体规划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钱学森反对撤销507所

1982年5月5日,钱学森给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郁文写信,向他陈述并以党性担保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不是假的。

钱学森在信中说:“中国科协四月廿八日通知说,‘耳朵认字’之类不是我们科研方向,不准在报刊上介绍和宣传。您是知道的,一到下面去执行,就会一棍子打死。”

“难道前车之鉴还少吗?不是发动批判过量子化学共振论,批判人工智能;还有批数量经济学,批形象思维……”

“我建议您通知有关宣传部门的同志,正确处理这方面的宣传问题,不要禁止它刊登科学论文。”

1985年,因经费问题,507所被列入撤销名单。

但钱学森表示,“坚决反对解散507所,从长远来看,载人航天肯定是要搞的。”

钱学森迫使国防科委同意保留507所,但编制缩小为几百人。此后,507所又面临数次撤销危机,均在钱学森的反对下未果。

1986年,张振寰将军(左)和钱学森先生(右)合照

1989年,钱学森与国防科委同事谈话照

如1986年,国防科委领导向钱学森表示:

“507所每年要花一大笔经费,现在载人飞船任务暂缓,所里事情不多,不撤让他们做什么?”

钱学森回答:

“为了国家今后发展载人航天,所里人员可以减,但这个机构不能撤。至于留下来做什么,他们的科研预研课题要做妥善安排,由我来负责组织落实。”

507所的转型

钱学森给507所安排的新研究课题,是“人体科学”。

507所的工作重心向“人体科学”转移,时间可以追到到80年代初。

1979年3月,《四川日报》刊登报道,称少年唐雨能“用耳认字”,引发媒体关注,开启了持续二十年的特异功能运动。

《自然杂志》右下图就是“耳朵识字”的唐雨

对这一事件,当时四川医学院的调查认为,唐雨“基本上采取了魔术师的那一套”,并不能真的“用耳认字”。但钱学森对此持不同意见。

上海的《自然杂志》刊发系列文章,坚持“用耳认字”存在可能性;钱学森亲自前往该杂志社,表态支持特异功能研究。

1980年春节前,钱学森致信507所所长陈信,建议他们:

“开展人体科学的研究工作,立题申请科研经费,借此笼住人才,继续开展载人航天声明保障系统等方面的公关研究”。

1996年,钱学森在家会见陈信和朱怡怡

所谓“人体科学”,钱学森给出了定义,乃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它平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

钱学森认为,人体是一个“巨系统”,需要把“中医、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综合起来,形成人体科学”。

钱学森与人体科学

对于507所的“人体科学”研究,钱学森极为重视。

钱学森与所内工作人员有大量书信往来。其中涉及“人体科学”讨论者达120多封。

钱学森参与人体科学学会作报告

比如,1984年5月7日,钱学森致信507所所长陈信,建议研究“外气”(一种气功术语)对人体的作用。

1990年3月,钱致信507所梅磊,讨论大脑与建立脑科学问题。

……

书信之外,钱学森也是507所的常客。

1997年钱学森先生与人体科学研究人员探讨

尤其是1983-1987年,钱学森每周都亲自到所里指导一次学术工作。

其内容涉及科学道德、特异功能、人体科学、关于脑科学和脑功能的研究、传统医学要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量子力学与人体科学、人的潜力与教育革命等各个方面。

1987年,国防科委批准成立的“中国人体科学学会”,挂靠在507所下,由国防科委主任张震寰任理事长,钱学森任名誉理事长。

507研究所的特异功能实践研究

中国人体科学学会的各项活动,507所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多方的支持……

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办公室也设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即507所)内。该办公室对《中国人体科学学会通讯》的发行工作和筹备召开各种会议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体科学学会组织会议等活动的经费,大都来自507所。

针对当时流行的种种特异功能现象,507所进行了很多“试验”。

1987年6月8日,钱学森等人出席人体科学学会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前排左三起:云曙碧、吕炳奎、钱学森、贝时璋、朱光亚、张震寰、高潮、赵忠尧、杨龙生

比如,1980年12月-1983年3月,507所同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等多方学者合作,解释了:

“为何某些具特异功能的少年儿童能在肢体不接触的条件下,使一些小物体从一个地方转运到另一个地方。”

在做了一番“追踪电磁波信号的实验”、“突破空间物理障碍的实验”之后,得出“实验结论”,认为:

“某些特异人可使一些物体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异态’。物体处于‘异态’时,普通人的感官与通常的探测手段暂时还不能觉察出它的存在。但特异人和气功人却有所感觉,这种感觉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1986年,张宝胜表演从密封药瓶中抖出药片

“物体在转运过程中能够突破空间物理障碍,表明这种‘转运’似乎不是三维空间里简单的机械搬运过程,物体可能转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

507所与当时最负盛名的张宝胜等人也有合作。合作目的是验证特异功能的存在。

比如,研究院宋孔智通过实验“证明”了以下三种特异功能的存在:

1992年张震寰将军的葬礼上,严新、张宝胜、以及辟谷23年的丁静

“突破空间障碍实验。特异功能人让有机玻璃片从烧结的玻璃瓶里取出来,玻璃瓶完整。里边少的东西和取出的东西正好对齐。实验采用了双盲法。”

“思维传感实验。相同数量的两组人,一组人发射思维信号,另一组人接收……里面接收信号的人,将发射信号的人想的东西,写在纸上,记下内容……做了多次实验,都很成功。”

“隔墙透视实验。有一天,做了60次,没有一次错,完全正确。”

507所所长陈信强调“用实验的方法反驳社会上对特异功能的质疑”。

牛人都在507所

据作家霍启明的介绍,507所的建立后,包括资深研究学者钱学森在内的一大批中国顶尖的科学家都参与了研究。

钱学森在1983年至1987年专门去507所做了100多次发言和报告。

1998年出版的《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版权页剪影

这些报告和发言涉及人体科学、系统科学、气功、中医、特异功能和科学革命等问题,这些讲话后来整理成《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一书。

当年一批顶尖人才被聚集在507所里,进行遥视,透视,通灵,未来预测等试验,其中包括张宝胜、孙储琳等。

参与人员大多是清华大学、中科院抽调来的教授,实验结果全部有纪录,有些还发布于国际一流的学术杂志上。

左起,孙储琳、宋孔智、张宝胜在507所讨论

507所不仅得到了各行科学家的参与,也得到了一干政治元老的支持。

比如叶剑英元帅曾在病危之际让张宝胜等人参与救治工作。

507所对于“人体科学”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在人体科学术方面的宝贵财富。

507所现编制为国防科工局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工作重心偏向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主要以确保航天员安全、健康和高效工作为目标展开各项应用航天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

钱学森对特异功能的工作的意见(历史资料)

1.现在形势很好,中央领导同志已批准了这项工作,成立了三人领导小组。

三人小组是代表党和国家直接领导这项工作的,大政方针都由他们定,其他任何人不能定。

人体特异功能与气功有密切关系,还联系到中医药,所以实际上是人体科学问题,请三人小组全面考虑。

钱学森先生参会发言照片

现在就要请三人小组考虑有关特异功能问题的一些法律、法规怎么建立?

对气功师中有成就、有影响的要进行统战工作,少数可以考虑进入七届全国政协等问题。

三人小组认为有必要请示或报告中央的,由他们请示报告。鉴于这项工作需要从全国的角度组织科研力量,建议请国家科委派一位领导同志参加领导小组。

如果这样,那就成为四人小组了。听说郭树言同志支持这项事业,可否请他一同参加领导工作?

2.中医、气功、特异功能三者是一个统一的科研体系。概括起来说,就是研究人体这样一个“巨系统”及其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

三者比较而言,中医是比较成熟的,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中医“辨证施治”的“证”,并不是西医说的“症”,中医的“证”实际上是人体的“功能态”。

功能态偏离正常就要生病。

197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辨证施治纲要》

中医是用药物把人体调整到正常功能态,

气功是用意念改变功能态,

特异功能的人在发功时亦是处于一种异常的功能态。

三者之中,最难攻的是特异功能问题,但特异功能与气功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有的人通过练功也能达到特异功能态。

因此解决特异功能的关键是气功。而气功的许多理论又依赖于中医,所以三者是统一的,我们抓特异功能研究,在总体上要有这样一种认识。

《黄帝内经》记载:古之治病,唯其移精变气

3.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统筹安排,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做好这件工作。

设想在三人小组下面,应有一个科学技术咨询机构,由这方面的专家组成,类似于我们国家抓高技术和超导技术那样的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之类的组织,给三人小组提供建议或意见。

1997年钱学森先生与人体科学研究人员探讨

像科研工作应怎么组织?应用工作怎么开展?保密问题怎么解决?特异功能人员怎么管理等问题,先经专家组研究,提出方案、建议,然后报三人(或四人)小组批准,实施。

4.在专家组下面,应有一个或两个小小的研究实体,507所可以算一个,一些大专院校可以搞更基础的研究。

为使507所集中力量,搞好研究工作,建议将张宝胜、赵群学等特异功能人员交部门有关管理。

1984年5月7日,钱学森致信507所所长陈信内容

5.民间团体的组建也要有个通盘考虑,比如建立一个全国性气功康复中心,开始可以搞点赞助,以后要自负盈亏。预料这样的机构搞起来会盈利的。

全国各地搞的类似组织,要加强横向联合,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搞成一种“公司”之类的形式。不要分散经营,各自为政。

6.关于科学研究,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机理性研究,即基础理论研究。507所在这方面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突破口。

清华大学陆祖荫同志关于气功外气对水分子结构影响的研究成果证明,外气能够影响到分子结构,即分子的价健和电子云分布,这说明外气的本质可能还是电磁波。

物理学上,解释电磁波理论的电动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是最成熟的了,沿着电磁场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这条路走下去,可能是基础研究工作的一个方向。

总之,基础研究开始总要有一个设想,然后根据这个想法设计实验。

第二是要搞应用研究,任何一个新事物,如果没有重大的应用前景是不可能得到大力支持的,美国国防部资助的项目都是它认为在国防上有重要价值的。

除了有关部门关心的应用项目以外,可以研究对计算机的干扰,这样的研究并不难,只要肯定有或没有就行。

7.在基础研究方面,已有不少项目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因此,还要考虑与基金会的联系问题,基金会的主任唐敖庆看过表演,认为应该进行研究。

唐敖庆先生被誉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1986年被任命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一任主任

8.关于经费渠道,建议正式纳入预先研究计划管理渠道。

具体做法可以是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总的研究计划内,安排正常的科研经费,由主管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业务局进行正常的科研管理。

这样,在科工委机关,人体特异功能研究的组织领导体制就逐步完善起来了。

1996年4月16日,钱学森先生对人体科学研究同志寄语

钱学森同志乐意承担人体科学研究的指导工作,我有这样的决心把这方面的科研系统建立起来。

鉴于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在计划中只列项目,名称可以叫“人体科学研究”。

钱老在一次与这些科学家的谈话中,讲到他自己一生在学术上大致干了三件事。

其一是干导弹工作。钱老说,导弹当时在理论上是已经完全解决了的事,只是当一回‘工匠’而已。但是,由于祖国国防事业的需要,他回国后,毅然地接受了这任务,最后导弹上天了。我们当时对钱老的尊重,有很大一部分是只知道钱老是中国导弹之父,然而钱老对这一成就只放在普通的位置。

第二件事钱老说他当时研究控制论,遭到很多人反对。随着历史的进程,反对者逐渐销声匿迹,控制论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

第三件事就是晚年研究人体生命科学。钱老说前面两项研究尽管难度很大,但总是能想办法,找到入手的地方。唯有人体科学,却时时感到没有入门,老是在边缘徘徊。他说人体科学问题的解决将导致一场科学革命,导致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但这个问题的解决,他说他可能已经看不见,我们或许看得见。但是我们要给后来的人留下点什么……

所以,人类必须遵循道的指导,学习道,领悟道,才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获得自我救赎的机会,完成人类生命意识的真正自我觉醒。

钱学森谈气功 十亿人需十万气功师

对于气功,我是完全外行,但我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对气功的研究工作很感兴趣。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刚筹建时[1],我就写信给张震寰、李之楠同志,同他们商量,研究气功科学,是不是先从建立气功的唯象理论作为一个起点?

这本来是给他们两个人的信,但后来给大家看了,这就便我觉得有责任应该向同志们讲清楚,我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是一。

第二,这封信上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建立气功的唯象理论,联系到什么是气功的最早典籍,我也没有研究过,只听湖南湘潭师范学院的周士一同志说,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是一部用炼外丹的语言文字写的,内容却是讲炼内丹即气功的书。

他最近才从英国回来,在英国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向李约瑟请教讨论,改变了李约瑟博士三十年前把此书作为外丹书籍的看法。

最后,对周士一译作英语的《周易参同契》李约瑟写了一个序,讲到从前他们以为这是练外丹的书,现在认为可以看作是炼内丹的书。

我在去年l1月听了周士一向我讲了这个情况,就想:此书原来写于公元3世纪时,大概是最早的气功书,能不能以《周易参同契》为核心,结合众多的气功实践,总结并建立气功的唯象理论?

李之楠同志看了这封信,他纠正了我的错误。他说,《周易参同契》只是重要气功典籍中的一部,不是唯一的,还有很多,并且把这些书都送到我手中。我很感谢李之楠同志,他纠正了我的错误。

正是基于这两点,就是:第一点,既然大家看了我的信,我就有责任进一步加以阐述;第二点,我的信中有错误,需要加以改正,应该说,研究唯象气功学要参考所有炼气功内丹的书,而不只是《周易参同契》一部,还有好多其他重要典籍。

基本观点

第一个基本观点:什么叫现代科学?

有人认为:只要是根据实际存在的事物所总结出来的东西都可以叫科学。比如,中医理论究竟叫不叫科学?中医理论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而概括上升到理论的,这样总结出来的理论对于中医的实践是能起指导作用的。

但这样的中医理论能不能叫科学?能不能叫现代科学?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是:现代科学所指的,已经不再是能够独立存在的个别知识,而是整个形成为一门现代科学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个部门能够互相沟通,而它的最高概括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科学的一切成果,必然反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得到发展。

那么是不是所有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所总结出来的东西都能纳入到这个科学体系中去呢?看来并不是。目前除了这个庞大的现代科学体系的结构之外,还存在存很多很多实践经验的总结。

例如在火箭发射场,总工程师根据他的经验,在现场就可以拍板,他的一些决定,他的助手可能不理解。如果发射成功,实践表明他的决定是对的。但为什么对?连和他亲密合作的工程师都不见得理解。

又如在战场上,指挥员临阵下决心,有时连参谋也都不一定能理解,这就是凭经验。这种说不清道理的学问是非常之多的。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这种经验多得不可胜数。

比如在工厂中一个老师傅干活,会干得很好,他的徒弟就不行。徒弟问师傅:“你能干好,究竟是怎么干好的?”老师傅常常会说,“你就跟着干,到时候就会了。”这种没法子用语言说明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中医当中类似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中医实践中所蕴含的道理也是很珍贵的,但是这些东西还不能纳入现代科学体系中去。可以说,这些宝贵的实际经验的总结,构成了现代科学体系这个辉煌结构的外围,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前科学。前科学是科学发展所必要的营养、素材。这样提,并没有小看它,无非是要说明它和科学体系之间的关系而巳。这些还没能纳入现代科学体系而又自成体系的学问,只能叫前科学。

从这一点上看,中医理论是前科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中医还不能用物理学、化学等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东西来阐明,中医自成体系,是前科学,不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的现代科学。

第二个基本观点:什么叫唯象的学问?

唯象的学问也是前科学的性质,但是唯象的学问又比经验的学问向前走了一步,它比较系统。举个例子:我们在初中时都学过气体定律,气体加热,压力升高,或维持一定压力,体积就增加或者压力加大,气体体积就缩小。

总结起来,就可以上升到唯象的理论,就是气体定律:压力×容积=常数X绝对温度。为什么说它是唯象的呢?因为它没有说清楚为什么有个常数。

再问老师,老师也答不出。一直到后来,当我攻读研究生时,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气体定律就是这样,从统计物理学的角度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原来温度是代表分子运动的,从理论上推导出来,气体定律必然是如此;而且不但如此,还可以说明这个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才适用。这就叫现代科学了。而在初中时,只要对气体定律能背下来就行,知道唯象的学问就可以了。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说明,什么叫唯象科学?就是只知其然,还不知其所以然。一旦从整个现代科学体系的大道理上知其所以然,就上升到现代科学了,但唯象科学是第一步,必不可少的一步。

3现在,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了,既然有科学二字,责任重大,任务也是很艰巨的,我们要有步骤地来实现它,先把大量的分散的实践经验系统化,建立唯象气功学就是第一步。

第三个基本观点:对人的特点应该怎样认识?

人是一个系统。在这一点上,过去几百年发展起来的西医有不完整的地方。

西医过去是从分解的角度或还原论的角度来研究人体,把系统分解为器官,器官再分解为细胞,一直追到构成细胞的分子。

这种方法,一直到现在还是起很大的作用的。去年lO月号的《科学美国人》杂志整整一期在讲现代生物学的成就时,就是专讲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把一切生命现象最终都归结为化学作用,其中有三类分子是主角:一个是蛋白质,包括酶,一个是核糖核酸(RMA),一个是脱氧核糖核酸(DMA)。认为这些生物大分子体现了生命的奥秘,这未免太简单化了,难道没有电磁场、电磁波的作用?而且事实上,生命现象比这要复杂得多,分子加电磁场都还是不够的。

分子生物学者们的主要缺点是没有从整个系统来观察问题。人这个系统不但是大系统,而且实质上是个巨系统,极其复杂。

这个巨系统可以有简单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光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不能认识它的全貌。当然,在研究人体时,还原论还需要不需要?思格斯早在一百年前就说过了,不追根到底不行,所以分解还原的方法还是需要的。但光有还原论是不行的。还必须进一步把人当作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观察。只有如此。才能解决西方医学和生物学所碰到的一些困难。

人这个巨系统,又是个开放的系统。人和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这个巨系统存在于整个宇宙之中,宇宙是一个超巨系统,人又受这个超巨系统的制约。这样看,研究人这个巨系统就非常复杂了。

其中和气功研究有关的,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西方科学是唯物主义的,但有点过头,转到机械唯物论上去了,不承认大脑的反作用。

事实上,大脑是可以反作用于它以下的层次的,包括各个器官和器官的组成部分。就是说,精神是物质(大脑)的运动,精神又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人体的器官),这样一个观点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才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在这一点上,国外却是众说纷坛,其中说对了的比较少,多数仍是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前年获得诺贝尔奖金的斯派瑞(R.Sperry),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的观点是对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但他本人却口口声声说他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

国外在这些事情上确实有点混乱。在这一点上,我们有着优越性,因为我们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抓住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比外国人略高一筹。

这里边有好多例子,美国有个学物理的奥地利人卡普抗(P。rhjofCapra),四十来岁,他看到西方科学碰到了一些难关,解决不了,偶然间他看到了一些中国的书,如《道藏》,感到有启发,就跑到我们国家来了。

有一次他观看戏曲,看到姜子牙手里拿一面旗,上面有一个字,他一问,是个“无”字,意思就是“空”。他很惊讶,认为解决了他在科学上所碰到的问题,于是就写了一本书:Taoofphysics即《物理学之道》。

有人把它编译成中文,书名改为《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看起来、这个人是走歪了。他发现西方的还原论有缺点,但是他一下又跳到神秘主义的路上去了,这肯定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对于我们来说,除了哲学之外,还有没有在现代科学之中可以为我们所用的东西?比如,现代科学中的系统科学,是最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可以为我们所用,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我们运用系统科学来研究问题,看起来很有希望。我们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把人送上天,运用了系统科学的一些观点,得到了很大的突破。

今年1月他们到美国去了,向美国的同行提出了这些观点,开始时美国人没有听懂,后来把论文一讲,美国人很佩服。

讲这些观点,不是空谈,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工作,外国人一听,就觉得比他们的观点高明。可见中国人也并不是都不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优势发挥出来,我们可以创造一些世界第一流的东西。

再讲一点:在气功过程中,对人这个系统的变化到底怎么个看法?我觉得李约瑟在给周士一所翻译的《周易参同契》这本书所写的序言中有这样几句话,可以参考:气功即生理炼丹学,是想用人体内本来就有的各种体液、器官和身体产生出的东西来炼就长生不老的“丹”。

我认为李约瑟所说的这几句话用我现在的概念概括起来是这样一个意思:利用人体内固有的东西,把它调顺了,产生人体的系统的一种功能状态,这种状态是健康的,是能够抵抗疾病的。也就是说,结合系统科学的观点,练功(炼内丹)无非是让人的身体进入一种特别健康的功能态。

我要讲的基本观点就是以上这样几点;第一,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整个形成为一门现代科学的体系;第二研究气功的途径,可以先建立唯象气功学,作为气功真正形成为科学的第一步;第三,怎么个作法?要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系统科学,以上这些基本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同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划清界限,才能同封建迷信和封建宗法划清界限。但究竟对不对7需要大家认真讨论一下,统一一下认识。在基本观点上统一了认识以后,才能进一步做好研究工作,所以说这是一个基础。

用系统科学方法

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就可以形成我们的战略,它的基本方法就是实事求是,这里可以提出一些轮廓。

第一,研究气功的出发点,要立足于练功人的实践。对这种练功的实践,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科学仪器能加以显示,主要是靠练功人的内省。我看到的一些练功过程的记载,都是练功人内省的结果。同时,气功可以治病,而治病是客观的东西,对病情的发展可以作客观的观察。因此,研究气功的出发点,一个是靠练功实践中的内省,再一个是立足于气功治病过程中病情的客观变化。这是最基本的一个层次。

第二,再提高一个层次,气功师总结练功实践的经验,写成教功法的书。这方面的村料已经非常之多,功法方面有几百种、这是对实践的初步加工。

第三,更上升一个层次,是气功的理论书藉,比如《周易参同契》。这些书由于时代的限制,写得很古奥,对它的内容是很不容易理解的。它表达的方式有一定的模糊性,古代人善于用模糊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中国的文论就喜欢讲高山流水,讲究意境。气功理论的书也有这种情况,而且免不了有各种个人的看法加上去了,最高级的层次就最虚玄,最不好理解。

怎么办?办法就是建立唯象气功学,就象前边举过的例子,先不讲统计物理学,而是先找一找气体的温度、压力与体积之间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做这项工作,我有个建议,叫作“中间突破”,就是从上述第二层次出发,用初步总结出来的东西,利用各种功法的书,把它汇集起来,这是必要的素材。对这些素材,首先还要找第一层次即气功实践的材料来核对,看它是不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采用实事求是的方法来进行这件工作。这样收集起来的材料,恐伯有不少矛盾的地方,不一定完全一致。怎么办?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怎样把这些材料的相互关系理清,建立一个模型,比原来各种功法书上考虑的因素还要周到。这种建立模型的方法,就是系统科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对建立起来的这个模型,还要用气功理论的书籍来衡量,看对不对。这样,就会带着问题去看这些书,也就容易理解这些理论书的内容,看这些书也就有了实际意义了。再提高一步看,这样一个模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违背不违背?和系统科学的理论违背不违背?同时,也还要看和一些基础知识,包括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是不是合拍。经过这样反复推敲,再找搞系统模型的专家一起来参谋,就有可能把这个模型建立起来。总之,中间突破的方法,就是先把各种功法的书整理并系统化,建立起一个模型;再考核这个模型和气功理论、和哲学、和系统科学、和生理学等等是否能对得上号。我想,工作就应该是这么个作法。

至于具体的工作方法,整理、收集资料的步骤,有可能,就利用观代化的方法。对于实践的记录、功法的收集,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档案库,利用电子计算机检索。

在以上工作中涉及的技术性问题很多,我们都可以找各方面的专家来帮助,例如,关于系统模型就有系统辨识专家。

还有个具体问题,现在气功功法的书中,对于练功的对象讲得比较少。对于不同的人,应该用不同的功法。我是个老年人,用少林寺的功法恐怕就不行吧!对于练功对象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乃至不同的地理环境等,都应该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以求取得更好的效果。

结语

至于研究气功的意义,就不必多讲了,这确实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了,这的确是一件大事。我国有10亿人口,如果100个当中有1个人练功,就是1000万,每百个练功的人有1个人去教,就需要10万个气功师。把这10万个气功师提高提高,这就是一件大事。

现在一般讲练功,还只是说要保持健康、长寿,但还有另外一点,过去佛教书上讲“定能生慧”,就是说气功练到静定程度,可以提高智慧。去年我曾接到安徽省宿松县中学吴一老师来信,说是教学生练气功,可以增加他们的智慧。

前几天又接到另一个材料,说兰州市安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杨运良医师在小学生、中学生中间教他们练气功,结果是数学课、语文课的成绩都提高了,经统计学处理,确凿无误。这件事可是太重要了。21世纪将是世界范围内的智力战,如果气功能提高人的智力,那对我们将有何等的意义?最后,还有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实践表明,气功可以练出特异功能来。把这几个方面的事情综合起来看,气功可以提高健康水平,这是肯定的;它又可以提高智力,这也有数据作证;最后,就是特异功能也和气功有关,气功可以调动人的先天潜能。

如果我们推动气功研究使之变成科学,就可以大大提高人的能力,提高人改造自身的有效性。这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工作,我们要奋力去做,由整理材料人手,建立起唯象气功学,有了这个体系,然后再变为真正的科学,那就是科学与革命了。到那时,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也将无愧于自己的祖先。应该闻名于世了。[1]1985年12月25日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正式成立。

钱学森:对特异功能的偏见,会让我们失去真理!

人类要对人体本身进行深入研究

与中医密切相关的是祖国传统医疗卫生的又一珍宝——气功。在前节我们已经说到它了,气功对保护人民健康和治疗疾病有公认的效果。

但气功本身又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正如吕炳奎所指出的,气功与中医理论相通。练气功的人对气血、经络、脏腑等中医学说通过运气练功的实践,得到感受而容易理解,因此气功又是研究中医理论的钥匙。

吕炳奎

有的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医药名家,很可能就是有成就的气功师;这些同志并认为气功是中医中药理论的泉源。我们要研究中医理论,实现中医现代化。就必须同时科学地研究气功。

但气功的科学意义还有另外的方面:练气功功夫深的人,高级气功师,还具有透视人体、透视地下构筑,“发气”拒敌、十步之外摔倒人等功能。这就把气功同现在人们注意的人体特异功能联系起来。

高级气功师的特异功能是后天练出来的,而10岁左右少年的特异功能是经过诱发的先天秉赋;高级气功师的特异功能更强,效果更惊人,虽然两者可能都反映这是人类某种潜在的固有功能的显现。

研究少年儿童的特异功能是件重要的工作,近来已取得进展,这是可喜的。但我们应该以更大的努力结合高级气功师的实践去研究气功,建立“气功科学技术”这门学问。

钱学森(新华社摄)

现在国外已经对此重视,而且开展了工作。我们应该有紧迫感,不要失去时间。但这是要投入一定力量的,要把各方面的科学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并要有一定的条件。

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得不到国家的支持,还是业余式的,因而也往往限于仪器设备等条件而不够严谨,达不到开发新科学领域所要求的清晰、确凿程度。

王伽林为了在这种条件中取得无可置疑的科学结果,竟在自己身上开刀,剖腹测量胆汁流量与练功的关系,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上海中医药研究院副所长林厚省(右一)发送“外气”进行麻醉为患者进行手术,1987 年

以上所讲的情况也引起我们去思考:为什么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实践中的气功、中医、特异功能,却断断续续,得而复失,道路那样曲折?

是什么缘故?是人们的偏见吗?是的,偏见令我们失去真理,我们要警惕啊!

由此我也想,我们还有什么在历史上已经发现了的东西,后来又扔了呢?陈涛秋在给我的信中认为人是可以在千里之外感受亲密知己的思想的,并认为历史上有许多记载作证。我想这种现象当然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作测验。

但除此之外,似乎也可以作一番历史文献的调查研究。历史文献是人类过去杜会实践的记录,也可当作是实验室的笔记。

我国地震工作者,就曾从史书、县志、杂记等历史书籍中获取非常宝贵的地震数据。竺可桢教授也曾从史书和古籍中查到关于古代气候的材料,总结出古代历年我国气温升降的曲线。

那么,我们现在可不可以把古籍中关于气功、中医理论、特异功能、人与人的遥远感知,以及其他事例,经过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整理出来,作为一门古代实验的学问,可叫它”古实验学”。这不是会对我们研究人体功能很有用么?

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仪式,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这是钱学森在仪式上讲话。

讲了以上的话。对人体科学会要大发展这一论点,我看是比较清楚的了。看,人还有多么大的潜力啊!我们将使上一节所陈述的现有人体科学彻底改观!

在这一大发展,大创造中,一定要把人本身作为一个系统,把人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所以系统科学和思維科学的研究成果也一定会促进人体科学的研究。

(1980年12月)

开展人体科学的基础研究

1979年祖国大地一声春雷,出现了青少年的人体特异功能——“ 耳朵认字”。两年来全国各地又大量陆续发现和诱发了具有人体特异功能的10岁左右的孩子,总数尚无统计,应不下千人。

会特异功能的孩子们,右下角为「耳朵识字」的唐雨

图片来源:1980 年《自然杂志》

功能也从非眼“视觉”进而发展到显微放大100倍,遥“视”,遥感,意识拨表和折枝,以及其他新发现的功能。

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现特异功能的孩子还能解除病人的痛苦,这就和气功师治病一样了。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级气功师也具有上述的人体特异功能。

这就把人体特异功能和气功联系起来:青少年的人体特异功能是以自发为基础的,面气功练就的特异功能是受意识控制的。至于成年人中也有经自发而获得特异功能的,但只是个别的。

钱学森、张震寰在国防科工委与《中国人体科学》杂志编辑朱润龙、朱怡怡合影

所以我们研究人体特异功能是集中在一部分经过选择的对象,而不是像外国那样,对象不加选择;

这就使我们的测试结果很突出,很确实;不是在大量数据的海洋中,用统计方法去捞取特异功能现象的这一根针。我们的做法有明显优越性。

再一方面,从气功师的实践和中医文献的记载又说明中医理论和气功的渊源,我国古代的名医很可能自己就是高级气功师。

这样中医,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就连成一个体系了,而气功是其核心,是理解中医现论和人体特异功能的钥匙。这又使我们的研究有了长期社会实贱的基础。

1986年6月钱学森、张震寰、朱光亚、贝时璋等出席中国人体科学学会首届理事会

但是气功师的活动在我国两千年的历史中,从来披着神秘的色彩,常常被斥为歪门邪道而受到政治上的压制;因而人们印象上总以为气功是不那么科学的,不正规,不能登现代科学技术大雅之堂,真是如此吗?

我不同意这种意见。但这是一个重大科学问题,我们要讲道理,我在这篇文章里,就想讲讲我现在的认识:

气功、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孕育着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现代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因而它们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

1987年9月张震寰、钱学森等参加中国人体科学学会首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

当然,我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认识是同全国各地人体特异功能研究工作者的帮助分不开的。

在过去一年里,是他们不断地把研究成果通过书信告诉我,使我学到新发展并得到启发。但我在这里讲的肯定会是不完善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写出来是求教于诸位,请大家批评指正。

——摘自《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